MAP繪就“塞上江南”現代農業(yè)新畫卷——走進先正達集團中國全程品控溯源農場 |
時間:2023-08-09 來源: 視力保護色: |
開鐮! 7月15日,在內蒙古巴彥淖爾磴口縣包爾蓋農場一分場,伴隨著喜悅的鼓聲,大型收割機隆隆駛來,掀開以“豐吹麥浪,溯源河套”為主題的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農場豐收會戰(zhàn)。 蒙西、寧夏一帶的河套地區(qū),被稱作塞上江南,系我國重要的農業(yè)主產區(qū)。2018年起,先正達集團中國在這里扎根,以MAP現代農業(yè)技術服務中心和示范農場為依托,打造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體系,推行種植綜合解決方案,探索因地制宜的服務模式,守護“塞上糧倉”,繪就一幅現代農業(yè)新畫卷。 讓河套“雪花粉”名片更亮 放眼望去,包爾蓋農場一片金黃,整齊挺拔的麥穗迎風搖曳。“大家看,麥色黃亮,顆粒飽滿,這出粉率低不了,預計畝產要比河套地區(qū)平均水平高出100至200斤!” 先正達集團中國MAP糧作寧夏省區(qū)總經理楊金光搓了搓麥穗,向觀摩代表介紹。 河套小麥是世界三大優(yōu)質小麥產區(qū)之一,屬于國內缺口較大的高筋品種。河套小麥制成的面粉白度極高,有“雪花粉”美譽,是名聞全國乃至世界的河套農業(yè)名片。但是,受種植效益影響,近年來河套小麥種植面積呈現萎縮趨勢,威脅到河套“雪花粉”的原料供應。 為此,先正達集團中國旗下中化現代農業(yè)(寧夏)有限公司與內蒙古恒豐集團銀糧面業(yè)有限責任公司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共同打造3000多畝MAP beSide小麥全程品控溯源農場,以期通過訂單合作和全程數字化種植,共同推動河套小麥產業(yè)升級。 “恒豐集團以訂單的方式提前鎖定小麥價格,MAP技術服務中心負責提供全程種植技術服務,通過提高產量和品質來提升種植效益,進而調動農民種麥積極性,為面粉企業(yè)提供品質穩(wěn)定的原糧。”先正達集團中國MAP糧作農產總監(jiān)劉壯介紹說。 自2020年以來,MAP巴彥淖爾技術服務中心共為3000多位農戶服務,耕地面積50萬畝左右,服務作物包括小麥和玉米,平均增產8%-10%。 從一粒種子到一克面粉 觀摩會現場,矗立在包爾蓋農場內一個帶太陽能電池板的設備吸引了大家目光。“這叫蟲情儀,其實地底下還埋有墑情儀,不過大家看不到。” MAP工作人員介紹。 過去,農戶澆水、施肥和打藥都是憑經驗和肉眼觀察。墑情儀、蟲情儀,以及精準氣象和遙感技術的應用,將最準確的信息通過MAP智農系統(tǒng)及時發(fā)送到農戶手機上,猶如讓農民有了“千里眼”,可以選擇最佳時機進行精準的農事操作。 全程數字化管理,MAP農場種出來的農產品得以能被賦予唯一的二維碼,消費者只要掃碼,整個種植季各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的數據指標信息都會獲取到。“MAP農場可以做到從一粒種子到一克面粉的全程品控溯源,實現從田間到舌尖的信任。”MAP工作人員說。 作為河套“雪花粉”的生產企業(yè),當天,恒豐集團與MAP簽訂協(xié)議,計劃逐步擴大全程品控溯源農場的建設。“遙感、區(qū)塊鏈等很多技術應用,實現了小麥智能化田間管理和水肥精量化運作,小麥質量和產量都獲得提升,這是我們最為看重MAP的方面。”內蒙古恒豐集團銀糧面業(yè)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勇表示。 整村托管讓小田變大田 由于寧夏平原地下水位高,存在大量的鹽堿地,如何在鹽堿地上種出好莊稼,這是MAP致力攻克的難題。 在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MAP beSide玉米全程品控溯源農場,接受媒體采訪的大武口區(qū)委常委、副區(qū)長嚴波連說了兩個“想不到”:“在大武口,第一次看到近萬畝連片種植的玉米,我們的干部直呼‘想不到’;第一次看到白花花像面粉的鹽堿地長出膝蓋高的莊稼,我們的農民直呼‘想不到’。” 在大武口星海鎮(zhèn)祥河村,MAP與村兩委合作,整村流轉8000多畝土地,從小田變成一塊大田,建設 MAP beSide 全程品控溯源農場,種植青貯玉米、燕麥等作物,打造高效節(jié)水農業(yè)和鹽堿地改良綜合利用示范基地。 最大障礙之一是鹽堿地改造,這不僅是MAP要攻克的難題,也是從西海固搬遷過來的祥河村村民的多年心病。“鹽堿地種不出好莊稼,慢慢農民就沒了信心,撂荒地越來越多,年輕人只能外出打工,鄉(xiāng)村也沒了人氣。”嚴波說。 MAP進入后,逐漸扭轉了局面。大武口MAP beSide農場負責人胡元峰介紹,針對鹽堿地,MAP通過采用先進的暗管排水技術,有效控制并降低地下水位,將鹽堿水持續(xù)排出,同時建設了大型泵站,從黃河引水,為整個基地提供水肥精準化、智能化管理。“根據我們的測算,相較于漫灌方式,一畝地玉米就可以節(jié)省250方以上的用水;并且,通過水肥一體化技術,讓水肥直接施到作物根部,養(yǎng)分利用率也高了。” 大武口MAP農場的整村托管模式,開當地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先河,實現了多方共贏,蹚出一條鄉(xiāng)村振興新路子。 大武口區(qū)委書記湯瑞道出了這一模式帶來的好處:第一是地,小碎塊田變成一整塊田,溝、渠、田全部打通后,給村集體增加了2000多畝地,可利用的土地資源變多了;第二是水,用上黃河水,關閉地下水,賀蘭山脈的地下水位會慢慢得到恢復;第三是收,除了獲得穩(wěn)定的流轉費,部分農戶還能參與中化MAP農場的管理,學習新技術,增加工資收入。“這種模式相當于共建共享,形成合力,一起把老百姓的收入提升上去。” 打造農業(yè)價值鏈共創(chuàng)共享平臺 作為農業(yè)服務平臺,MAP在守護糧食安全上的探索永不停歇。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、MAP與數字農業(yè)業(yè)務單元總經理劉劍波表示,MAP定位為“農業(yè)價值鏈共創(chuàng)和共享平臺”,在全國核心種植區(qū)布局建設MAP技術服務中心和 MAP 示范農場,集成推廣以“良種+良法”為核心的全程種植解決方案,開發(fā)應用MAP數字農業(yè)系統(tǒng),打造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體系,目標是帶領農民“種出好品質,賣出好價錢”,為農業(yè)產業(yè)鏈“集好大數據”。 截至目前,先正達集團中國已在全國500多個縣建設了600多家MAP技術服務中心;已在河北、河南、內蒙古、山東、湖南、安徽等地區(qū)逐步推廣整村托管模式。2022 年,先正達集團中國共推出 MAP beSide 品控溯源產品 106 款,推廣 MAP beSide 溯源標簽超過 4000 萬枚,并與中糧、益海嘉里、五糧液、蜜雪冰城、牧原集團等行業(yè)頭部企業(yè)成為戰(zhàn)略合作伙伴。 |